微风拂面 > 历史军事 > 凿壁窥光 > 第50章 冰河爆火山绝境现生机

第50章 冰河爆火山绝境现生机(2 / 4)

居住在远离多巴火山重灾区的人类和动植物才能生存下来。

根据科学家对古人分布情况分析结果,当时生活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北部、中国南方地区,以及南亚次大陆北部、非洲大陆中部等距离多巴火山爆发地点较远地区人类得以存活下来。

幸存人类中的大多数生活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和中国西南地区,他们现代黄种人的祖先即东南亚远古农牧民族;小部分生存者生活在南亚次大陆及中东地区南部,在这里生活智人是棕红种人、白种人的祖先;还有小部分幸存人类是一直生活在非洲大陆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黑种人。这些幸存下来的古人类,他们保持着原来的生产及生活方式,继续在危害不太严重的安全地区艰难地生活。

由于火山灾难后期地球气候更加寒冷,因此生活在寒冷的东南亚地地区的人类将他们的用火技术、御寒衣物制作技术、洞穴居住技术、食物储藏及生产技术等发展到更高水平,并将这些生存技术在民族中进行普遍推广,此时人类已经具有一定知识和生存技能,具有极强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互助精神,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类已经具有度过这场极端灾难的能力,人类又开始继续生存和发展。

目前,我们已经无法确定在这次灾难中有多人古人存活下来?但是从目前人类种族纯度和基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看,当时的幸存者数量确实非常有限。基因纯正的原因只能近亲繁殖的结果,因此人类肯定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亲繁殖期,人类种族就是这样得以繁衍。生命有限性,使得繁衍后代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希望,人类总是在千难万险中迸发出无限勇气和智慧,总是在极其有限生存环境中,找到继续前行,追求希望和梦想之路,正因为如此,人类将再创辉煌,将人类文明推向新的高峰。

多巴火山爆发后地球的气候在新状态上逐步稳定下来,由于地球气候变得比以前更加寒冷,因此在气候和环境稳定下来后,幸存下来的人类肯定迁徙到东南亚新大陆等更加温暖的地区。在这个阶段里,人类进入一个非常低迷的发展时期,幸存下来的人类继承了原来人类大多数的文明成果——语言、文字、生产技术、制造技术、宗教、思想、哲学及早期科学等,并在寒冷、昏暗、资源缺乏的自然环境中艰难地维持着人类的生存、繁衍和文明发展!

根据古气候学家的研究成果,多巴火山爆发给地球大气注入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随着空气中火山尘埃的沉积和向太空飘散,地球空气恢复了清明通透,太阳光重新照耀到地球表面。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具有吸收和保存太阳光能力的作用,因此地球表面开始变得温暖,冰川也是融化,地球表面开始变得湿润,植物获得前所未有的生长,植物生长导致食草动物种群的发展,从而也导致食肉动物种群的大发展,人类的采集和狩猎等自然经济又获得发展,同时人类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也获得新发展,此时,人类食物和生活条件等前所未有的改善,人口也开始获得飞速发展,人类文明又开始走向高速发展轨道!

多巴火山爆发3万年后,地球环境已经变得非常温暖和湿润。根据考古学家研究成果,距今4.5万年时,中国南方地区广西柳州等地区已经发现人类的活动遗迹,这些考古成果表明,影响当今人类种族形成、地理分布和文明格局的大迁徙,是从距今4.5万年开始的。

在这个人类大迁徙时期,人类活动首先大量出现在中国南方及整个中南半岛,以及印度南亚次大陆中南部、北部和西北部等地区。

由于气候变暖,海面开始上升,东南亚新大陆的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地区的很多岛屿和陆地被海水淹没。那个时候印度尼西亚群岛与澳大利亚大陆的陆桥被海水淹没,从此,澳洲红种人与其他人类隔绝。直到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发现澳大利亚后,他们才恢复与其他地区人类联系和交往,但是红种人这个孤独而漫长的过程用去4万多年的时间。当今人类学家研究表明,澳洲红种人仍然保持着距今4.5万年前早期人类的生活和文明形态。

根据200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澳大利亚种族保护政策帮助下,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即红种人总数为41.3万人。由此可见,原始采集和狩猎等自然生产方式,并不能给人类提供充足而稳定的食物。同时,长期食物短缺,直接导致认为人类将大多数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获取食物上,从而制约了人类智力和文明的发展。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那些掌握渔业、农业、畜牧业等先进生产技术,能够获得充足而稳定的食物。同时,掌握工具及生活用品制造技术、房屋建造技术、用火技术、窑炉技术、烧结技术、冶炼技术和制造技术,能够改善人类生活条件及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及幸福感的种族和民族,他们才能在这场物竞天择的自然抗争及人类战争中,获得充分的生存权、发展权、文明权和进步权,而那些生产方式落后的种族和民族,他们必将被无情地淘汰,并淹没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
<

最新小说: 穿入维京当霸主 抗清 隋唐小纨绔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超时空史记 唐时明月宋时关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